NEWS
“充滿創新活力,顯示廣闊前景。”這是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堅在對余杭區金屬行業技術研發中心調研時所作的綜合評價。
12月3日上午,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堅一行來到余杭區金屬行業技術研發中心,主要圍繞塊狀經濟、工業功能區科技創新主題作調研,余杭區副區長屠冬冬 ,區長助理陳金生,市、區兩級科技、發改、經濟、財政等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沈堅副市長一行首先參觀了中心實驗室和中心科技成果展覽,隨后聽取了中心主任、省政協委員徐洪林所作的中心工作匯報。聽取匯報以后,與會領導又詳細詢問了解了技術中心的具體建設和運行情況。
徐洪林主任就中心成立以來的建設和運行情況,著重從以下六個方面向市區領導作了匯報。
一、我區金屬行業的基本情況
2008年全區金屬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0余家,銷售額超過了170億元,在我區工業比重逐年提升,經濟地位日益突出,成為我區在最重要的工業支柱行業之一。產品涉及:型鋼、鋼管、鋼帶、線材金屬制品、鑄造鍛造和特種金屬制造加工等行業,產業集群優勢突出,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逐步顯現。特別是線材金屬制品行業,現已成為浙江省線材金屬制品行業的生產基地。盡管如此,但我區金屬行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1)企業規??傮w偏小,中小企業數超過97.5%;(2)低附加值的傳統產品占居行業的主導地位,產品均價明顯低于周邊的上海、江蘇等省市;(3)普遍存在技術裝備老化和生產工藝落后的現狀,生產能耗較大,節能減排和政府監管難度較大,行業形象受損;(4)模仿復制情況非常普遍,產品結構雷同,行業企業之間價格競爭激烈,行業利潤率低于平均水平。
鑒于我區金屬行業面臨的形勢,以及行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我區金屬行業技術創新、優化結構和轉型升級的任務緊迫而繁重。
二、中心成立以來的建設發展情況
金屬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區科技局為進一步加大對金屬行業的技術創新支持力度,加快金屬企業的轉型升級步伐,于2006年 8月批準成立了“杭州市余杭區金屬行業研發中心”,中心以“杭州創宇金屬制品科技有限公司”名稱在杭州市工商局余杭分局注冊成立,公司以金屬行業技術研發中心的職責為公司主要經營業務范圍,實行企業化運行管理,市場化經營(以下統稱中心)。
中心自2006年批準成立以來,以行業技術研究開發為己任,按市特色城鎮工業功能區行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積極開展籌建創建工作,始終堅持“立足本區、面向行業”的服務宗旨,堅持技術研發與技術服務兩輪驅動,堅持把服務行業企業作為中心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堅持項目帶動發展戰略,通過技術研發不斷提升技術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通過技術服務不斷拓展技術研發的創新和適應市場的能力,不斷地超越自我,積極探索行業技術研發中心發展的規律和模式,逐步實現中心可持續自我發展。技術中心先后與北京科技大學金屬壓力加工研究所、國家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浙江工業大學(中心科技指導員所在單位)建立了技術依托關系。2008年杭州市余杭區金屬行業研發中心被認定為杭州市特色城鎮工業功能區(塊狀經濟)行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2009年杭州市科技局向中心派駐了浙江工業大學樓白楊教授擔任中心科技指導員,從此中心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階段。
在主管部門和行業企業的支持下,經過中心長期的籌劃,今年9月中心編輯的《金屬科技》內部季刊開始印發,10月上旬開通中心專業網站(www.www.hikingunicorn.com)。通過期刊和網站兩個信息服務載體,擴展了中心與行業企業等關系企業的信息溝通聯系的渠道,及時向行業企業傳遞有關科技政策,科技動態,技術成果,行業企業最新科技創新、產品展示、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等信息,對提升我區金屬行業區域品牌具有一定的影響,進一步提高了中心在信息服務方面的能力。
三、中心在推動行業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方面所做的工作
中心在促進我區金屬行業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別是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和信息技術服務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心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行業信息和科技政策宣傳工作。利用中心網站和《金屬科技》內部期刊等信息平臺向行業企業及時報道有關行業動態信息、技術發展信息和科技政策信息。二是主動為行業企業服務。中心成立兩年多來,主動為行業企業服務,特別是對中小企業的服務。與行業內十余家企業合作開展了技術研究開發項目,為近百家企業提供技術培訓和技術信息支持服務。三是積極組織技術培訓,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今年以來,中心積極利用國內人才智力資源,主動爭取科技局、經發局、技監分局和行業協會的支持與幫助,采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辦法,組織和參與組織了六期金屬行業技術培訓班和專題研討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受到行業廠家的好評。中心還積極開展對職工的技術培訓工作。先后對五家企業的60余名員工,分批進行了產品生產技術培訓。對十余名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進行操作技能培訓。
四、中心在高新技術研究開發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一年來,中心完成技術成果四項,其中部級項目兩項。正在進行的技術研究開發項目11項,其中市級及以上研發項目7項。申請受理發明專利成果2項,實用新型專利成果7 項,其中四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授權。
五、中心建設今后的發展規劃設想
今年是我中心被認定為市級中心的第一年,今明兩年是中心實現“省內金屬行業最具實力研發實體”發展目標的關鍵之年。中心發展定位是:集行業技術研發、高新技術研發、質量檢驗檢測、技術服務、高新技術及其產品實驗、中試和孵化生產為一體的省內最具實力的行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F在余杭區政府及仁和鎮政府、經發、科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建設用地項目已在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基本落實,為中心發展贏得空間,也為中心今后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六、中心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預期目標
中心下一步工作主要從五個方面做起。一是強化職能、創新服務。中心將按“八項職能”要求為指導,不斷強化研發中心的責任意識,創新服務機制,從服務企業中逐步發展中心會員企業,為會員企業提供特殊服務和優惠服務待遇,爭取50%以上的服務企業發展成為中心會員企業。爭取獲得省級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認定。二是加快創新步伐,加速成果轉化。鞏固發展中心在技術研發的優勢,整合利用大院名校的資源優勢,加快中心技術創新的實力,在金屬材料腐蝕防腐鍍層技術和金屬壓力加工技術等優勢技術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逐步提升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節能減排等技術領域的實力,成為省內最具規模和實力的金屬制品行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定期發布中心成果信息和編輯成果資料匯編,積極利用中心網站、期刊和社會平面傳媒作用,加大中心知識產權和技術成果宣傳推廣力度,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在市、區政府的資助資金的引導推動下,逐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中心技術貿易收入力爭保持年均遞增100%以上。實現可持續、盈利和快速發展的目標。三是發揮中心孵化中試基地的作用,提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率。高新技術中試產品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四是充分發揮中心專業網站和《金屬科技》內部期刊的橋梁紐帶作用,為金屬制品行業企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務使之成為余杭金屬制品行業企業和產品對外展示的窗口,提升“余杭金屬制品”區域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五是積極參與組建余杭區生產力促進中心。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力,從而提高我區社會生產力水平。
徐洪林主任最后介紹說:技術中心把促進行業發展作為核心職責,“不為一棵樹而放棄整片森林”,避免和減少行業內企業同質化和惡性競爭。對此,沈堅副市長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贊賞。
余杭區副區長屠冬冬、杭州市科技局局長樓健人等市區領導在會上也講了話,對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情況表示滿意。
最后,沈堅副市長作了重要講話。沈副市長指出,余杭區金屬行業技術研發中心有良好的體制機制,注重市場導向、產學研結合,開展了技術研發、信息服務、國標制定等形式多樣的工作。金屬行業技術研發中心的實踐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科技服務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將積極給予政策扶持,希望中心把產權清晰的體制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積極引進、培養、激勵人才,立足本區域特色產業“土壤”,不斷發展壯大。